北京的秋末总带着点透亮的蓝,平谷大华山镇的山坳里,归山陵园的碑前正飘着几缕菊花香。背靠着燕山余脉的缓坡,前面铺着一片望不到头的桃林——春天开得像粉云,秋天结满甜桃,这样的选址符合老辈人“背山面水”的讲究,可更让家属安心的,是藏在红色证书里的“合法”二字。

判断一个陵园靠不靠谱,最核心的就是“有没有正规资质”。归山陵园的“身份证”是2018年平谷区民政局核发的《北京市经营性公墓许可证》,这张证可不是随便拿的——得先过民政部门的“层层关卡”:土地是不是殡葬用地?规划设计有没有符合国家公墓标准?生态环保能不能达标?10多项指标一项都不能少,过了才能拿到。而且每年民政局都会“回头看”,2023年的复查结果还是“合格”,这点在平谷区民政局官网能查到公示。土地方面更踏实,归山陵园的用地是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平谷分局批的“殡葬专用地”,从2017年就定下来做陵园,根儿正苗红。

合法不是“一纸空文”,是每天运营里的“锱铢必较”。比如每个买墓的家庭,都会拿到一本烫金的《骨灰安放证》,上面写清楚墓位编号、使用期限、家属信息——这是国家规定的“权益凭证”,没有这个证,再便宜的墓位也不能碰。还有收费,归山陵园的价目表贴在接待大厅玻璃墙上,墓位费3万到8万不等,管理费每年50元,刻字费每个字10块,明明白白没有“藏着掖着”。去年有位阿姨想给老伴选“靠前的位置”,提出多给两千块,工作人员笑着拿出《北京市殡葬服务收费管理办法》:“阿姨,不是不通融,所有位置都是公开选号的,加价不符合规定。”这种“按规矩来”的劲儿,比任何宣传都管用——毕竟“不搞猫腻”才是真的放心。

北京平谷归山陵园性质合法性情况说下-1

老北京人最在意的“稳当”,其实是“不会变卦”。归山陵园的合法性不是“自说自话”,是监管部门“盯着”的。平谷区民政局殡葬监管科每个季度都来查,看墓位有没有超面积,看骨灰登记是不是齐全;区生态环境局也来测土壤和水质,怕绿化用水或祭奠烧纸影响环境。还有用户反馈,最近三年归山陵园投诉率不到0.1%,大多是“改刻字”“加花瓶”的小事,没一起因“合法性”闹的。住朝阳区的王大爷每年清明都来扫父母的墓,他说:“选这儿就是因为合法——之前怕选违规陵园要迁走,现在不用愁了,父母在这儿,稳当。”

北京平谷归山陵园性质合法性情况说下-2

说到底,归山陵园的“合法”,是给家属的“定心丸”。接待处的老张干了五年,最常说的话是:“我们没花架子,就靠‘合法’吃饭。你选这儿,这辈子不用为身后事犯愁。”秋天的风裹着桃香吹过来,归山陵园的小路上铺着落叶,碑前的菊花带着晨露——那些静静躺着的人,和守着他们的人,都因“合法”二字,多了份踏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