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少北京家庭在为亲人选身后栖息地时,第一反应都是“能不能留在朝阳区”。倒不是图什么面子,实在是这份“近”太重要——东五环的长青园离国贸只有20分钟车程,朝阳北路的朝阳陵园隔壁就是常营公园,连东北方向的金盏陵园,也能顺着京承高速半小时到市区。对于习惯了“周末祭扫”的北京人来说,朝阳区的墓地,更像“留在身边的牵挂”。但也正因为这份“近”,朝阳区的墓地资源早就成了“紧俏货”,连生态葬的名额都要提前半年预约。
先说说大家最关心的“有哪些在售墓地”。首先是北京市属的长青园,位置在东五环外的豆各庄,算是朝阳区“最接地气”的陵园。这里的墓型分得很清楚:传统双穴墓集中在“松鹤区”,墓碑用的是山东的花岗岩,刻着简单的“福”字或莲花纹,价格大概15-25万元;想省钱的可以选“生态区”,树葬是把骨灰埋在银杏树下,只立一块小铜牌,3-5万元就能搞定,花葬更便宜,直接把骨灰和花种混在一起,连铜牌都省了,只要1万多。然后是区属的朝阳陵园,在朝阳北路与东坝中路的交叉口,算是“老北京味儿”最浓的陵园——门口的石狮子还是上世纪90年代的旧物,里面的墓碑大多是汉白玉的,刻着“先考先妣”的老字体,连墓道旁的松柏都是当年建园时种的。这里的墓碑价格差距大:普通花岗岩双穴墓12-18万元,汉白玉的要20-30万元,要是选“家族墓”(能放4-6个骨灰盒),起步就是50万元。再就是民办的金盏陵园,在温榆河边上,算是朝阳区的“高端款”——墓区里有小桥流水,墓碑都是定制的,有的刻着逝者生前的书法作品,有的嵌着照片,甚至还有人把逝者的爱好刻在碑上(比如爱下棋的刻了副象棋盘)。这里的双穴墓起步30万元,河景位置能到50万元,要是要“私人订制”,价格就没上限了。
至于“为什么价格差这么多”,内行都知道这四个因素在起作用。第一是“位置”——长青园离国贸近,比金盏陵园贵5万元;朝阳陵园在主干道边上,比同规格的远郊陵园贵3万元。第二是“墓型”——传统墓要占土地,生态葬不占,所以差10倍都不奇怪。第三是“材质”——汉白玉比花岗岩贵,进口石材比国产贵,比如印度红的石材,一块墓碑就要比芝麻黑贵8万元。第四是“服务”——金盏陵园的“终身维护”包括每年清明前擦墓碑、雨季检查碑基,朝阳陵园的“代祭扫”能帮你献花、读信,这些隐性成本都算在价格里了。

最后想给大家提个醒:选朝阳区的墓地,先看“合法性”——一定要选有《国有土地使用证》和《殡葬服务许可证》的陵园,比如长青园、朝阳陵园都是“官方认证”的,别贪便宜选那些“村里的小陵园”,不然以后可能连墓碑都保不住。再看“预算”——要是预算在10万元以内,直接选长青园的树葬或花葬;预算20-30万元,选朝阳陵园的花岗岩双穴墓;预算30万元以上,再考虑金盏陵园的定制墓。还有啊,别等“急用时”再买,朝阳区的墓地每年都涨5%-8%,去年长青园的双穴墓还是20万元,今年就到25万元了,提前规划才是真省钱。

其实对很多人来说,选朝阳区的墓地,选的不是一块石头,是“能常回来看看”的安心。就像长青园的一位家属说的:“我妈生前最爱去常营公园跳广场舞,现在埋在长青园,我每周六去扫完墓,就能去公园坐会儿——像她还在身边一样。”这份“近”,才是朝阳区墓地最珍贵的价值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