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陪朋友去温泉墓园祭扫,刚进大门就闻到桂花香——原来墙角种了一排金桂,细碎的黄花藏在深绿的叶子里,把深秋的风都染得软乎乎的。朋友蹲在墓碑前摆菊花,忽然说:“当初选这里,就是因为这股子‘活气’——你看那边的小池塘,还有人喂鱼呢。”顺着她的手看过去,果然有个穿蓝布衫的老人,正往池子里撒面包屑,几条红鲤鱼凑过来,溅起细碎的水花。

说起温泉墓园的墓地价格,朋友倒没藏着掖着。她选的是传统立碑墓,位置在园区中轴线上,对着那方小池塘,去年买的时候花了八万二。“其实价格差得挺多的,”她拍了拍身边的石凳,让我坐下,“就像买房子,位置、大小、装修都影响钱。”传统立碑墓是这里最常见的,价格从六万到十五万不等——比如靠近大门的主干道旁,墓位紧凑点,大概六万五;要是挨着银杏林或者小花园,能看到四季的景,就得十一二万。材质也有讲究,芝麻黑的石材比普通花岗岩贵两千,要是刻上浮雕或者家族姓氏,还得加钱。

更实惠的是生态葬。墓园西边有片松树林,就是树葬区——把骨灰和泥土混在一起,埋在松树下,上面立个小金属牌,刻着名字和生卒年,价格只要三万出头。还有花坛葬,在一片月季园里,骨灰撒进花坛,春天开红色的花,秋天结小果子,只要一万五。管理员说,最近选生态葬的年轻人越来越多,“说是不想给后人留负担,让亲人‘变成一棵树’,比立块石头更有意义。”

其实买墓地,哪是买块地那么简单?是买个能安心怀念的地方。温泉墓园的好,是它把“活着的温度”留了下来——门口的便利店卖热饮,冬天有姜茶,夏天有绿豆汤;管理员记得每棵树的名字,上次有户人家选了树葬,管理员特意在树旁边插了个小牌子,写着“小桐的桂树”,说是怕保洁阿姨误剪;连祭扫的工具都免费借,扫帚、水桶、抹布,摆得整整齐齐在门卫室。朋友说,上次她加班晚了,来不了祭扫,管理员主动帮她给墓碑擦了灰,还拍了张照片发过来——照片里,墓碑上的瓷像沾着夕阳,像有人轻轻摸了一把。

温泉墓园墓地多钱-1

要是问怎么选,其实就四个字:“顺心意,守预算”。预算有限的话,生态葬真的不错,三万块能买棵松,每年春天看它发芽,秋天看它落叶,比冷冰冰的石头更有“活着”的感觉;要是想选传统立碑,不妨选个离景观近的——比如挨着池塘的位置,夏天能听蛙叫,冬天能看雪落,每次来都像跟亲人“唠唠家常”。还有最重要的一点:一定要看资质!温泉墓园有正规的《公墓经营许可证》,红本本挂在服务中心的墙上,清清楚楚写着“合法合规”,别贪便宜买那些没证的“野墓”,到时候想迁都没法迁,哭都没地方哭。

离开的时候,夕阳把墓园染成橘红色,风里还飘着桂香。朋友摸着墓碑上的名字,轻声说:“明年春天,我带桃花来。”风掀起她的衣角,吹得桂花瓣落下来,落在墓碑前的石台上——像有人递了一朵花,轻轻放在那里。其实墓地的价格,从来不是“数字”那么简单,它是“我想你”的具象化,是“我愿意为你花时间”的证明。就像温泉墓园的桂树,它不贵,却把每一缕风都染成了思念的味道。

温泉墓园墓地多钱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