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前的风里裹着些湿润的桂香,北京城里不少人开始翻出压在抽屉底的墓碑照片——又到了该去天山陵园看看亲人的时候。最近总能在社区群里刷到类似的问题:"现在去天山陵园还用预约吗?怕带着老人孩子白跑一趟" "上周没预约直接去,门口不让进,到底咋回事?"今天就把我跑了两趟陵园打听来的细节,跟大家唠明白。
其实答案挺明确的:目前天山陵园无论是日常祭扫还是节假日高峰,都需要提前预约。倒不是刻意为难人,主要是园区面积不算大,高峰日一天能来几千人,要是不控流,不仅路上堵得慌,陵园里也挤得没法好好说话。尤其是清明、寒衣节这种日子,没预约真的会被拦在门口——我上周就碰见个阿姨,拎着一袋子菊花站在门口急得掉眼泪,说不知道要预约,最后还是志愿者帮着现场约了下午的号,才进去。
说到预约方式,其实特别简单。最常用的是微信公众号:搜"北京市天山陵园",点底下"服务大厅"里的"祭扫预约",填姓名、身份证号、想约的日期和人数就行,提交后会收到条确认短信,凭短信或者身份证就能入园。要是不会用手机的长辈,或者没带手机,门口的服务台有工作人员帮着现场预约,就是高峰日得排会儿队——记得带身份证,得刷证登记。另外还有电话预约,打010-69771166,工作日上午8点到下午5点都有人接,怕麻烦的话直接打这个电话更省心。
不过也不是所有情况都要预约。比如突然要办理骨灰寄存、领取骨灰这种紧急业务,直接往服务大厅跑就行,工作人员会优先处理——上周有个小伙子半夜接到家里电话,说老人走得急要存骨灰,没预约直接去,人家二话没说就给办了。还有老人单独去祭扫的,不会用手机预约,门口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会凑过去帮忙:"阿姨您坐这儿歇会儿,我帮您输身份证号",态度特别好,不用怕没人管。
再跟大家唠几个容易忽略的小细节:预约成功后,最好提前10分钟到——要是超过预约时间1小时,系统会自动取消,得重新约;进园的时候一定要带身份证,刷证才能过闸机,别嫌麻烦,这也是为了安全;另外陵园里不让烧纸钱、放鞭炮,建议带束白菊或者绢花,实在想留个念想,就把手写的卡片压在墓碑角——上周我看见个小姑娘,把给爸爸写的信折成小纸船,放在墓碑前的石台上,风一吹,纸角轻轻晃,比烧纸钱更让人心里暖。
对了,交通也得提一嘴:坐公交的话,345快或者昌21路到"天山陵园站"下车,过个马路就是正门;开车的话,停车场在正门东边,一天20块钱封顶,就是高峰日得早点去——上周六我9点到,停车场已经满了,绕了三圈才找到个边儿上的位置。要是实在没时间去,陵园还有"代祭扫"服务,100块钱一次,帮着献花、擦墓碑、拍段小视频发过来,我去年没时间,就让他们帮着弄了,视频里妈妈的墓碑前摆着她最爱的百合,倒也像我自己去了一样。
最后想跟大家说,祭扫本来就是个"慢事儿",不用赶在高峰日挤着去。要是能选个周三周四的上午,园子里没什么人,风穿过松树林的声音都听得见,蹲在墓碑前跟亲人说说话,比挤在人群里扯着嗓子喊舒服多了。提前把预约的事儿弄明白,带着一颗安静的心去,才算没辜负这趟"赴约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