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清明跟着长辈去天堂公墓祭扫,排在缴费窗口的阿姨突然问工作人员:“你们这儿的墓价怎么差这么多?我上周看的那处要7万,今天这个才3万?”旁边的大叔也凑过来搭话,说自己想给老伴选个墓,看了三天还没定下来。倒让我想起最近常被朋友问的问题——天堂公墓的价格到底怎么算?其实不是“一口价”,里面藏着很多具体的考量。
先说说大家最关心的位置。天堂公墓的园区像个小公园,有山有水有花坛,位置不同,价格能差出一倍多。去年帮邻居张阿姨选墓,她一眼看中靠近园区中心银杏林的位置,说“我妈生前爱捡银杏叶做书签,总说等老了要住在有银杏的地方”。但那位置要8万5,而不远处靠近东门停车场的墓位,只要4万2。工作人员解释,园区里的“景观资源”是价格的关键——挨着水系的“河景位”、靠着花坛的“花景位”,甚至旁边有名人纪念区的“文化位”,价格都会比普通位置高20%-50%。毕竟大家都想让亲人“住”在舒服、有回忆的地方,这点钱花得也心甘情愿。
再说说墓型和材料。这是价格的“第二块拼图”。天堂公墓的墓型分好几种:传统立碑、生态卧碑、树葬、花葬、草坪葬。传统立碑里,材料差一点,价格就差很多。比如用汉白玉的立碑,比普通花岗岩的贵30%——汉白玉更细腻,刻字不会崩边,太阳底下也不会发黄。我见过一款“松鹤延年”的立碑,碑身是整块房山汉白玉,碑顶雕了两只展翅的仙鹤,碑侧还嵌了一小块翡翠做的松果,要12万;而同款造型用花岗岩的,只要8万。生态卧碑就便宜多了,比如那种“小草墓”,墓碑是平的,和地面齐平,上面种着麦冬草,才2万3;树葬更划算,把骨灰埋在桃树下,只立个小铜牌刻名字,只要1万2,适合喜欢“回归自然”的家庭。
还有些“隐性费用”得提前问清楚。比如管理费——不是按墓价的百分比收,而是每年100-300块,看墓型大小,比如传统立碑收300,树葬收100。刻字费是按字数算,普通黑体每个字10块,烫金的要20块,要是想刻个手写字,得加500块设计费。安葬费就是把骨灰放进去的服务费,包括抬棺、清理墓坑、铺防潮布,大概500-1000块。我同事去年给父亲买墓,一开始看墓价是6万,最后加上刻字(20个字)、安葬费、第一年管理费,总共花了6万3,所以买之前一定要问“全包价”,避免“临时加钱”的尴尬。
其实天堂公墓的价格跨度挺大,从1万多的生态葬到10几万的豪华立碑都有,关键是要“对味”。我爷爷的墓是树葬,在园区的桃树下,每年春天桃花开的时候,我们带着爷爷生前爱喝的茉莉花茶,坐在树下和他“聊天”,风吹过来都是桃花香,比那些贵的立碑更让人安心。所以选墓不是越贵越好,先想清楚亲人的喜好——比如喜欢热闹还是安静,喜欢花还是树;再算清楚自己的预算——比如总预算5万,就别盯着8万的景观位;最后多问几句“这个价格包括什么”,就能选到合适的墓位。毕竟,让亲人“住”得舒服,让自己心里踏实,才是最重要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