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风里飘着一丝槐花香,长安园骨灰林的石径上刚洒过清水,保洁阿姨正擦着入口的功德碑——这是四月里最平常的一个周四,但入口处的“预约提示牌”却比往常多了几个人驻足。最近不少打算来祭扫的人都在问:“明天去长安园,到底用不用预约啊?
其实从三月下旬开始,长安园就调整了客流管理方式。不是刻意“设门槛”,而是春天本来就是祭扫高峰,加上最近周末的人流量比平时翻了三倍,园里的步道不算宽,要是同时来几十组家庭,不仅会堵在往生堂门口,连给先人献花的空间都得挤着来。负责运营的王姐说:“上周末有个阿姨没预约,带着孙子来,结果等了四十分钟才进去,孙子闹着要喝饮料,阿姨急得直抹眼泪——我们看着也心疼。”所以现在的预约制,其实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能有安静的祭扫空间,毕竟来这儿的人,都想和逝去的亲人说点“悄悄话”,不想被人挤着打断。
那预约到底麻烦不?其实特别简单。打开“长安园服务号”,点底部的“祭扫预约”,选好日期和时间段(上午8-12点、下午1-5点),填上姓名和联系电话,不到一分钟就能拿到“预约码”。要是不会用手机的老人,也可以打园里的服务电话(010-xxxxxxx),让工作人员帮忙登记——昨天还有个七十岁的爷爷,拿着老年机给客服打了五分钟电话,最后笑着说:“姑娘,我记不住预约码,到时候报我名字行不?”客服小姑娘赶紧说:“没问题,您到入口报张建国爷爷,我们帮您查登记记录。”
至于“没预约能不能进”的问题,得看具体情况。如果是工作日的非高峰时段(比如周一周二的上午9点前、下午4点后),园里客流少,保安会让你登记一下身份证信息,测完体温就能进;但要是周末或者清明、中元节这样的大日子,没预约基本得等——上周六就有个小伙子,没预约想进,结果等了一个小时,还是找朋友帮他线上补了预约才进去。另外要提醒的是,不管约没约,来的时候最好带个小袋子,把垃圾装走,园里不让烧纸,菊花和绢花是最好的礼物;还有入口的便民服务点有免费的矿泉水,不用扛着大瓶水走——毕竟石径有点陡,省点力气才能好好陪亲人说说话。
傍晚的时候,长安园的夕阳特别美,金红色的光洒在每一块墓碑上,像给先人盖了层暖毯。走出园门的时候,正好碰到一对小夫妻,妻子抱着刚满一岁的宝宝,丈夫手里拿着预约码,轻声说:“明天咱们早来半小时,给爸带他最爱的茉莉花茶。”风里传来园里的古筝声,是《春江花月夜》——其实预约不预约,说到底都是为了让这份思念,能更从容、更温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