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天的天山陵园总飘着松针和金桂的混合香,银杏叶铺在主路上像摊开的旧信笺,常有捧着白菊的人站在门口张望——不是看风景,是在问“平时有班车吗?”其实这是大多数人来之前的心事:带着追思的重量,不想把力气耗在转车上。
关于班车,答案是“有,但要选对时间”。天山陵园的固定班车每周三、六、日发车,起点在德胜门箭楼北侧的公交站(挨着919路总站),清晨8点整,司机师傅会提前10分钟开着贴有“天山陵园”标识的中巴车等在那里。车上有暖黄色的座椅,窗沿还挂着小窗帘,上次遇到一位阿姨说,她坐班车来的时候,司机帮她把装着艾草的布包放在座位旁,一路提醒“过减速带了,扶好”。返程是下午2点,从陵园门口准时出发,要是想多待一会儿,可以跟司机打个招呼,师傅会帮忙留位置。不过要提醒一句:因为季节或路况可能调整,出发前最好打陵园的电话确认——010-60761688,接线的姑娘会笑着说“放心,今天班车准点”。
要是赶不上固定班车,还有其他方式能慢慢晃过来。地铁昌平线坐到南邵站,出A口转昌11路公交,坐12站到“天山陵园”站下车,沿途会经过苹果园和柿子树,车窗外的风景慢慢从楼房变成山影,倒也适合整理心情。自驾的话更灵活,从北五环上清桥转京藏高速,到昌平西关出口下,再走昌赤路,大概40分钟就能到。陵园门口有免费停车场,车位多,甚至还留了残疾人专用位,停好车往里面走,就能闻到熟悉的草木香。
其实天山陵园最贴心的,是把“便利”藏在细节里。要是你带着老人或者行动不便的人来,一进大门就能看到蓝色的摆渡车——司机师傅穿着制服,会主动下来帮忙扶人。上周遇到一位坐轮椅的爷爷,摆渡车直接开到他墓碑前的小路上,师傅说“这段路有坡,我帮您推过去”,阳光正好落在爷爷腿上的毛毯上,连风都慢了半拍。
说到底,问“有没有班车”的人,要的从来不是“有”或“没有”的答案,是“我能安安心心去看他”的底气。天山陵园的班车、摆渡车、甚至门口的指路牌,都是把“想念”变成“能抵达”的桥。你看清晨的班车里,有人抱着刚摘的野菊花,有人攥着旧照片,司机师傅会把空调调到合适的温度,车窗外的树影向后退,像在把往事慢慢翻到最温柔的那一页。
风里又飘来银杏叶的味道,远处有个小朋友举着蒲公英跑过去,旁边的妈妈说“慢点儿,别摔着”。其实不管是坐班车来,还是搭公交,或者自驾,那些踩过的路、吹过的风,最终都会落在墓碑前的那束花上——你来了,他就知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