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北京找一处能安放思念的陵园,很多人都会提起万佛华侨陵园——这座名字里带着“万佛庇佑”意味的园子,位置藏着京西独有的“闹中取静”。它不像市区里的陵园那样被高楼围绕,反而选在了门头沟区永定镇石厂村北的山脚下,顺着莲石西路一路往西,过了西六环的衙门口桥,再走两公里就能看到路边立着的灰底白字路标,顺着路标转进山间小路,不多时就能看见陵园的大门。
说起这位置,老北京人会说“沾着潭柘寺的灵气”——从陵园往西南走三公里,就是有“先有潭柘寺,后有北京城”说法的千年古寺。清晨的时候,山间的风会把寺里的香火味吹过来,混着陵园里侧柏的清苦味,倒让这处安放亲人的地方多了几分安宁。陵园背倚九龙山的余脉,山体不高却走势平缓,像一双温柔的手轻轻托着园子;前面隔着一片杨树林,就是永定河的支流——大石河,河水不宽却流得稳,晴天的时候能映出山上的云影,正应了传统里“前有照后有靠”的讲究。
其实找陵园的位置,除了“风水”,更要方便后人祭扫。万佛华侨陵园的交通不算麻烦:自驾的话,用导航搜“北京万佛华侨陵园”,跟着提示走莲石西路或者京港澳高速,到永定镇出口下来,再走一段乡道就能到,陵园门口有个能停上百辆车的停车场,逢年过节也不用怕找不到车位;要是坐公共交通,从市区里坐931路公交到石厂村站,下来往西北方向走,顺着路边的指示牌过一个小石桥,再爬一段缓坡,十分钟就能看见陵园的红门——路上会经过几户农家,院门口种着桃树或者枣树,春天开桃花的时候,花瓣会飘在脚边,倒让祭扫的路少了些沉重。
园子里的环境也配得上这个位置:进了门是一条铺着青石板的墓道,两边种着两排国槐,夏天的时候枝叶能搭成绿伞,遮住正午的太阳;往深处走,能看到成片的玉兰花树,春天花开的时候,白色的花瓣落在墓前的石阶上,像给亲人盖了层温柔的被子;还有几处小亭,亭子里摆着石凳,累了能坐下来歇会儿,看看远处的山,听听风穿过树叶的声音——这样的地方,与其说它是陵园,倒不如说它是一处“藏在山里的思念馆”。
其实很多人找万佛华侨陵园的位置,不只是找一个地理坐标,更是找一个“能让心放下”的地方。它离市区不远,开车一小时就能到,却能隔绝城里的热闹;它挨着千年古寺,却没有过分的香火鼎盛,只是安安静静地守着山间的风、河里的水,还有每一位亲人的故事。如果你哪天要去,记得提前打个电话问下开放时间,园子里不让烧纸,但可以带一束菊花,或者亲人爱吃的点心——毕竟,思念从来都不是靠烟火气来传递的,而是靠心里的那点温度,还有这个能安放温度的位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