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前的凤凰山陵园,山风裹着松针的香气往衣领里钻。沿着青石板路走,绕过几棵老槐树,就能看见一片覆着新草的小土丘——那是去年选了生态葬的家庭,把亲人的骨灰和着花种埋在这里,现在草长到小腿高,风一吹,草叶沙沙响,像谁在轻声说话。

说到生态葬,凤凰山陵园其实有好几种方式,每种都贴着“自然”的标签,价格也不一样。最受欢迎的是树葬,选一棵小树苗——侧柏或者玉兰,因为这两种树在当地长得结实,成活率高。家属把骨灰装在可降解的纸罐里,和树苗一起埋进挖好的小坑,再铲几捧土盖上。树葬的价格大概3000到5000块,取决于树苗的种类和位置——玉兰树长得慢,但花开得漂亮,价格会比侧柏贵一点。然后是花葬,把骨灰混在花田的土壤里,春天开二月兰,紫色的小花铺成一片;秋天开波斯菊,红的黄的连成花海。花葬便宜些,2000到4000块,很多喜欢花的老人会选这个。还有草坪葬,是平式的小墓,上面铺着四季青草坪,刻个手掌大的铜牌,写着亲人的名字和生卒年,价格只要2000左右。要是想更彻底回归自然,还能选海葬——陵园和海事局合作,每年春秋两季组织船,把骨灰撒进附近的海湾,几乎不花钱,就是得家属跟着船走一趟,算是送最后一程。

不过选生态葬的人,大多不是因为便宜,而是在意“身后事”的温度。凤凰山的生态葬不是随便找个角落埋了就算,每个位置都有编号,陵园的师傅会定期来维护:树葬的树每个月浇两次水,夏天天热了还要遮遮阳;花葬的花田会有人拔草、施肥,不让杂草抢了花的养分;草坪葬的草坪要是黄了,师傅会赶紧补植。去年有个王阿姨选了玉兰树葬,今年清明去看,发现树开了满树的白花,她摸着树干哭:“我家老张以前在阳台养玉兰,总说等退休了要种满院子,现在好了,他天天守着这棵树,比在阳台还热闹。”下葬的时候,工作人员会帮忙扶着树苗,递一把小铲子,还送一束新鲜的菊花——不是那种塑料的,是早上刚从陵园花圃里摘的。每年清明前,陵园会给家属发照片:玉兰树长高了半米,波斯菊开了一片,或者侧柏的枝叶更密了,让不在本地的家属也能看见“亲人的样子”。

其实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生态葬,不是赶潮流,而是想通了——以前的传统墓占着块儿地,每年清明烧纸还得担心火灾,生态葬是“入土为安”的新模样:没有高高的石碑,没有冰冷的水泥,亲人变成了树的根、花的茎、草的叶,风一吹,就能感觉到他们在身边。凤凰山陵园的老周说,去年有个年轻人来选生态葬,说爸爸生前喜欢爬山,“以前总带我来凤凰山,现在让他留在山上,变成一棵树,天天看着山,多好”。

凤凰山陵园生态葬价格-1

走的时候,看见几个小朋友在花田边跑,大人喊着“慢点儿,别踩坏了花”。那些花下面,躺着的是某个小朋友的爷爷、奶奶,或者爸爸、妈妈,但他们没有消失——他们变成了花的养分,变成了风里的香气,变成了小朋友跑过的时候,吹过发梢的那阵温柔。就像陵园门口的牌子写的:“让生命归于自然,让记忆长成风景。”选生态葬,选的不是便宜,是让亲人的生命,以另一种方式,继续“活”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