陪爸妈去金山陵园给爷爷选墓地那天,太阳晒得柏油路有点软,风里飘着松针的味道。爸妈蹲在一块墓前摸碑面,突然转头问工作人员:“这墓地买了能用到啥时候?不会过个二三十年就不让用了吧?”工作人员笑着递过来一杯温水:“阿姨,咱们这儿的墓地使用权是跟着土地租赁走的,不过平时说的20年是管理费的周期,不是不让您用了。”

这句话让我记了很久。后来查了资料才知道,这个20年的说法不是拍脑袋来的——1992年民政部出台的《公墓管理暂行办法》里就明确,公墓墓穴的管理费一次性收取最长不超过20年,2018年修订的《殡葬管理条例》也延续了这个规定。说白了,墓地的土地是国家或集体所有,咱们买的是使用权,而管理费是维持墓地维护、绿化、安保的费用,每20年一交。金山陵园的工作人员说,他们这儿的管理费标准是每年每平方米30元,20年就是600块,算下来一个月才2块5,比小区物业费还低。

说到这儿,肯定有人跟我爸妈一样犯嘀咕:20年到了怎么办?会不会把亲人的墓给平了?其实我之前也有这顾虑,直到跟陵园的王姐聊了聊才放下心。王姐在金山陵园做了8年客户服务,她说陵园有套“三步通知法”:到期前3个月先给家属发短信,隔两周打一次电话,要是没回应就寄挂号信——地址还是当初买墓地时留的家庭住址。“去年有个家属搬了家,电话也换了,我们顺着 old 地址找到小区物业,又托邻居问了三天才联系上。”王姐说,真要是碰上困难家庭,比如低保户、独居老人,陵园还能申请管理费减免,“去年有个阿姨,儿子去世得早,自己靠捡废品生活,我们给她免了5年的费,总不能让她连个放儿子照片的地方都没有。”

金山陵园墓地使用年限-1

更让人安心的是,就算真的联系不上家属,陵园也不会“一刀切”处理。王姐说,金山陵园有个专门的“待寻区”,把找不到家属的骨灰先存放在恒温恒湿的骨灰堂里,门口挂着每个骨灰盒的编号和姓名,等个三五年,实在找不到人了,再移到公益纪念区——那儿种着一排桂花树,每个骨灰盒都埋在树下,树牌上刻着名字,一样能扫墓。“其实很少有这种情况,大部分家属就算搬了家,也会记着来续费,毕竟这是念想啊。”王姐擦了擦桌上的茶杯,语气软下来。

之前我也听过不少误区,比如有人说“买墓地就是永久的”,其实根本不是——我国法律从来没规定过“永久墓地”,那些打着“永久使用权”旗号的宣传,要么是不懂政策,要么是骗钱。还有人担心“20年到了就得重新买墓地”,其实不用,只要续交管理费就行,费用还是按当年的标准来,不会突然涨几倍。金山陵园的老客户李叔就说,他2010年给老伴买的墓,去年刚续了费,才花了800块,“比给老伴买件羽绒服还便宜,值。”

金山陵园墓地使用年限-2

离开陵园的时候,夕阳把墓区的柏树染成了金红色,爸妈站在爷爷的墓前,摸了摸碑上的名字。妈说:“之前总怕年限到了怎么办,现在才明白,陵园比我们想的周到。”爸接着说:“其实只要我们记着,在哪儿都是念想——你小时候,你奶奶总在阳台种月季,现在咱们把爷爷的墓选在月季园旁边,每年春天来看他,闻着花香就跟见着奶奶似的。”风里飘来一阵桂香,我突然觉得,比起纠结“能用到什么时候”,更重要的是活着的时候好好陪伴,去世后好好怀念。那些刻在碑上的名字,那些留在心里的回忆,才是最永久的“墓地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