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七点半,我在金山陵园入口撞见张阿姨时,她正攥着纸巾擦额头的汗——清明前的选墓高峰把咨询台围得水泄不通,她想问问父亲墓位的朝向,喊了三声都没挤进人群。我想起上周帮外婆选墓的经历,顺口提醒:“阿姨,你咋不试试官网预约?我上周就是网上约的,顾问提前半小时在门口等,还带了我想看的三个墓区资料,省了好多麻烦。”她眼睛一亮:“官网还能这么用?我以为就只能查价格呢。
其实很多人对金山陵园的官网有误解,觉得它只是个“信息看板”,但真正用过才知道,这里的“预约服务”早成了老客口口相传的“省心秘诀”。最直观的好处是“不用等”——以前我陪妈妈来现场,光是排队问流程就耗了一小时,现在官网点几下,就能避开高峰;更贴心的是“提前懂你”——官网有个“全景看墓”功能,松涛区的老槐树、梅香区的绣球花、兰韵区的竹林,都能在线转着圈看,我当时就是通过全景选中了松涛区——外婆生前爱坐在老槐树下打毛线,那棵树的位置,刚好能照到上午的阳光。
预约的步骤也没想象中复杂。打开金山陵园官网,首页导航栏的“预约服务”按钮很显眼,点进去选“实地选墓”(要是祭扫或安葬,直接选对应的选项就行),接着挑个方便的日期——我选了周六上午九点,然后填姓名、手机号,备注里写了“外婆生前喜欢老槐树,想要朝南的位置”。提交没十分钟,就收到了确认短信:“您的预约已受理,专属顾问陈姐将在4月13日8:50于正门等候,请携带身份证及亲属关系证明。”更安心的是,预约前一天晚上,陈姐特意打了电话:“姑娘,我看你备注里说外婆喜欢老槐树,我帮你留了松涛区3排8号,旁边那棵老槐有二十多年了,明天我带个小凳子,你要是想坐会儿,直接跟我说。”
说到准备资料,官网也藏着“小提醒”——在预约页面底部,用浅灰色字体写着“建议携带材料”:身份证(本人和亲属的)、之前的咨询记录(如果有的话)、或者老人生前的照片(方便顾问更懂需求)。我第一次没带照片,陈姐倒没介意,反而拿出个小本子:“你跟我说说,外婆平时爱干什么?”我提到外婆爱打毛线、爱喝温糖水,她立刻记下来:“那松涛区的位置刚好,旁边有个小亭子,夏天能遮阴,我明天带瓶温糖水,你要是想给外婆放一杯,也方便。”
其实金山陵园的官网预约,最打动我的不是“快捷”,是“把细节做到心里”。以前我觉得“预约”定个时间”,但在这里,预约更像“提前开启一场温柔的准备”——顾问会根据你填的每一个字做功课,官网会根据你的浏览记录推你可能喜欢的区域,甚至在你到了之后,会有一杯温度刚好的水、一把提前摆好的椅子。上周我带妈妈去确认墓位,陈姐还特意指了指老槐树下的石凳:“阿姨,你看,这石凳是去年刚换的,表面磨得很光滑,外婆要是坐这儿,肯定舒服。”妈妈摸着石凳,声音有点哑:“我家老太太就爱坐光滑的凳子,你们倒挺细心。”
现在再想起张阿姨的样子,我总想说:与其在现场挤着问“怎么选”,不如提前在官网敲几下键盘——把排队的时间省下来,把精力留给和亲人有关的回忆。毕竟,告别从来不是“赶时间”的事,而金山陵园的官网预约,就是让你慢下来,好好和思念打个照面。
昨天张阿姨发微信给我:“姑娘,我预约了明天的选墓,顾问刚才打电话说,帮我留了松涛区的位置,还问我要不要带个靠垫——我腰不好,她记着呢。”我笑着回:“这就对了,选墓本来就该从容点。”
其实所谓“好的服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