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前的风裹着槐花香飘过来时,我正帮老家的舅妈拎着一束白菊往潮白陵园走。舅妈突然拽了拽我的袖子:“丫头,咱没预约能进不?上次我邻居说现在陵园都要预约,我忘了问你。”我笑着拍了拍她的手:“放心吧,我早就问清楚了——潮白陵园的预约制,没那么复杂。
潮白陵园坐落在通州潮白河畔,沿着河边的柏油路走进去,两边的银杏树都有碗口粗了,风吹过的时候,叶子沙沙响,倒像亲人在轻声说话。这两年每到清明、中元节这些祭扫高峰,园门口的车能排到通燕高速入口,交警得站在路口疏导半天。为了让大家不用在太阳下晒着排队,也为了避免园区里太拥挤,陵园从2021年开始推行预约制——不是为了“卡人”,是为了让每一场祭扫都更有温度。
至于“要不要预约”,其实得看你什么时候去。要是清明假期那三天,或者中元节的周末,那肯定得提前约——园区每天只放5000个名额,没预约的话,就算你凌晨5点来,也得在门口等。我去年清明就碰到过这种情况:隔壁楼的张阿姨没预约,抱着花在园门口哭,说“我就想给老伴送束花”,最后还是工作人员协调了半天才让她进去。但要是平常日子,比如周三的下午,你带瓶白酒、一盒点心过去,门口的保安大叔只会笑着问:“是看老张吧?墓区在西边,不用排队,直接进。”不过就算是非高峰,我也建议提前打个电话确认——上个月我同事周二去,刚好碰到园区在搞集体祭扫活动,临时限制了入园人数,他没预约,等了半小时才进去。
预约的方法特简单,对年轻人来说就是“点几下手机的事”:打开微信,搜“潮白陵园”公众号,点底下的“祭扫服务”,再选“预约入园”,填姓名、身份证号、祭扫日期和时段(比如9-11点、13-15点),最后输入安葬人的墓位信息——福泽区3排5号”,提交之后,手机会收到一个带二维码的短信。到了园门口,把二维码给工作人员扫一下,就能进去了。要是长辈不会用手机,直接打陵园的电话:010-89582222,接电话的小姑娘声音特甜,会帮你记清楚所有信息,还会提醒你“明天上午9点来,直接找西门的小王,他帮你引导”。我舅妈就是这么约的,第二天去的时候,西门的小王真的在等,还帮她拎了那束有点沉的白菊。
除了预约,还有些小细节要注意。园区里不让烧纸钱、放鞭炮——去年清明我看见有人偷偷烧纸,被工作人员及时制止了,不是不近人情,是怕引发火灾,毕竟园里的树太多了。要是想表达心意,可以带束白百合或者黄菊花,或者买那种能长期放的绢花,比烧纸更环保。还有,要是想给亲人擦墓碑,记得带块软布——园区里有好几个直饮水点,接点儿水,擦得干干净净的,比什么都强。停车场的话,高峰时段建议别开车,上次清明我开车去,堵了俩小时,最后把车停在旁边的超市,走了15分钟才到。其实坐地铁更方便,6号线东夏园站出来,打个车10块钱就到园门口。
那天我和舅妈扫完墓,坐在园里的石凳上吃橘子——舅妈把剥好的橘子掰了一瓣放在墓碑前,说:“你爸生前就爱吃橘子,现在不用挤着来了,能多陪他说会儿话。”风里飘来桂花香,我看着舅妈温柔的侧脸,突然觉得预约制不是“麻烦”,是“用心”——它让每一次祭扫都更安静、更从容,让我们能好好和亲人聊聊最近的日子:孩子考了满分,家里买了新冰箱,楼下的月季开了……这些细碎的小事,才是最珍贵的。
离开的时候,舅妈回头望了眼墓碑,轻声说:“下次再来,我提前给你约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