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豆浆刚端上桌,妈妈的电话就打过来:“你外公的忌日是明天,咱们上午去陵园吧?对了,要不要预约啊?上次清明去排了半小时队,这次可别再站在太阳底下等。”我握着手机走到阳台,想起上周去凤凰山陵园送花时,保安李叔坐在传达室门口擦墨镜的样子——他是看着我长大的邻居,说话总带着股子热乎劲儿。那天我问起预约的事,他把墨镜往鼻梁上推了推:“平常日子不用,周一到周五来,直接刷身份证进。但要是周末或者清明、冬至那种‘大日子’,可得提前一天约,不然你就得站在门口等,我上周六见着个老太太,拎着一篮菊花站了20分钟,腿都抖了。

其实关于凤凰山陵园的预约规则,我后来还听陵园里的清洁阿姨说了些细节。上周三我蹲在花坛边系鞋带,阿姨拿着扫帚走过来:“姑娘,你是明天来吗?明天是周三,不用约,我昨天刚扫完整个园区,人不多。”她指了指不远处的公告牌,上面的二维码被太阳晒得有点泛白,“要是周末来,你提前一天在公众号上点‘预约祭扫’,填个姓名和手机号就行,也就一分钟的事。”她顿了顿,又补充:“我儿媳妇上周日来,没预约,好在工作人员帮她加了个号,不然得回去。”

想起上回在香烛区遇到的张阿姨,她攥着一盒檀香站在货架前叹气:“我上周六来没预约,排了15分钟队,好在里面的小姑娘帮我插了个队。”她把檀香放进布包,“要是明天是工作日,你就放心去;要是周末,可得提前一天约好——不然你看那门口的队伍,能排到马路牙子上。”后来我特意查了凤凰山陵园的官方公众号,上面写得很清楚:法定节假日、传统祭扫高峰日(清明前后10天、冬至前后5天)需要提前1-3天预约;而工作日(周一至周五)则实行“随到随扫”,无需预约,直接刷身份证或出示健康码即可进入。

不过除了预约,还有些小事得提醒妈妈。比如陵园入口的体温检测点旁边有个便民箱,里面有免费的口罩和消毒湿巾;要是外公的墓碑在山坡上,陵园门口可以借免费轮椅,我上周帮张阿姨推过,轮子挺顺滑的;还有主路旁边的凉亭里有饮水点,夏天喝口温水很舒服。保安李叔还跟我说:“要是你实在不确定明天要不要预约,直接打陵园的电话问,号码就在公众号底下,接电话的小姑娘可耐心了,上次我帮邻居问,她跟我讲了三分钟。”

凤凰山陵园明天需要预约吗-1

放下手机给妈妈回电:“明天是周二,不用预约,直接去就行。对了,带外公爱吃的桃酥,还有你上次绣的平安符——李叔说帮咱们留个车位,就在传达室旁边,离入口近。”妈妈在那头笑:“知道啦,我现在就去买桃酥,要那种带芝麻的,你外公最爱的。”

其实说到底,凤凰山陵园的预约政策没那么复杂——无非是“高峰日要约,工作日不用”。但最稳妥的办法,还是提前一天确认:要么打陵园的电话(0571-8653xxxx),要么翻一下公众号的最新通知。毕竟有时候会有临时调整,比如突然下雨天人少,周末也可能不用预约;或者有集体祭扫活动,工作日也需要约。不过总的来说,只要不是清明、冬至那种大日子,明天去凤凰山陵园,大概率是不用排队的。

傍晚我去小区门口取快递,刚好碰到李叔下班。他肩上搭着制服外套,手里拎着一盒桃酥:“给你妈带的,跟你外公爱吃的一个味儿。”他拍了拍我的肩膀,“明天早去会儿,陵园的桂花开了,香得很。”风里飘来桃酥的甜香,我忽然觉得,要不要预约”的问题,最温暖的答案从来不是冰冷的规则,而是这些藏在生活里的“小提醒”——保安师傅的经验、清洁阿姨的唠叨、邻居的桃酥,还有妈妈的念叨,这些才是最实在的“攻略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