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7点50分的阜成门北大街,风里裹着西山的清寒。我帮邻居张阿姨把裹着棉服的身子往路边挪了挪,她攥着一束白菊的手有点凉,指尖指着公交站旁那棵老槐树的树洞:"你看那只掉漆的搪瓷杯,是去年冬天王师傅留下的——老乘客都知道,这就是班车的'信号'。"上星期陪她去万安公墓看先生,这棵树成了我们找到班车的关键。

万安公墓藏在海淀区香山南路的山坳里,离市区不算远,但最后三公里的小路没有直达公交。对常年去看望亲人的人来说,公墓的免费班车是最踏实的选择。常跑这趟的司机师傅说,十个人里有八个是奔着"阜成门北"来的——不是主路的公交站台,是地铁站A口出来往北走200米的辅路,过了卖煎饼的摊子,就能看见那棵树干上刻着"1987"的老槐树。第一次去的人容易找错,要么跑到主路的"阜成门北"站,要么绕进旁边的胡同,张阿姨说她头一回去时,跟着导航转了三圈,还是一位扛着花圈的大爷喊住她:"姑娘,往这边走,树底下才是真站点。"

除了阜成门北这个"固定据点",节假日的班车会多几个"临时老家"。每年清明前半个月,动物园公交枢纽的3号站台会挂起红底白字的横幅——"万安公墓祭扫班车点"。去年清明我在那碰见一对年轻夫妻,抱着刚满周岁的孩子,丈夫举着导航喊:"幸亏看了官网,不然还在阜成门等呢。"工作人员说,这是给西边来的家属准备的,石景山、门头沟的人坐地铁到动物园,不用再绕路。冬至的时候更热闹,玉泉路地铁口会加开一班8点的车,天没亮就有老人搬着小马扎等,说"早去能多陪老伴儿坐会儿"。这些临时站点没有固定牌子,得提前查公墓官网或者打咨询电话问,不然容易跑空。

班车的时间也有讲究。平时是早上8点、9点各发一班,下午1点、2点从公墓返回;到了祭扫高峰,比如清明、冬至,早上7点就有第一班车,每半小时发一次,直到10点。司机师傅反复提醒:"一定要提前10分钟到,班车不等人。"张阿姨就吃过亏——去年冬至她晚了5分钟,看着班车的尾灯消失在车流里,站在风里哭了半小时,还是一位出租车师傅免费送她过去的。"就像老周以前接我下班,说好了时间就不会变。"她摸着树瘤上的刻痕,声音轻得像落在花瓣上的风。

万安公墓班车发车地点-1

还有些细节得记牢:坐班车不用花钱,但要带身份证,进公墓得登记;带大件祭品比如花圈,师傅会帮忙搬上后备箱;车上有个保温桶,是司机师傅自己烧的姜茶,冬天喝一口,暖得能渗进骨头里。上次坐班车,旁边坐了个刚工作的小伙子,捧着电脑查"万安公墓怎么找",师傅递给他一杯茶:"小伙子,先暖暖心,到地方我带你找碑。"

万安公墓班车发车地点-2

其实这趟班车更像一条"连心线"。车里的人很少说话,有人攥着褶皱的照片,有人摸着包里的桂花糕——那是给亲人带的"爱吃的"。车窗外的树影掠过,像岁月的手轻轻拍着肩膀,把市区的牵挂,慢慢拉到山脚下的墓碑前。

要是你拿不准发车地点,记着打万安公墓的咨询电话:010-62591542。提前问清楚,省得像我第一次那样,绕着阜成门转了三圈才找到那棵老槐树。毕竟,去见想念的人,每一步都该走得踏实。

万安公墓班车发车地点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