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风裹着桂香钻进车窗时,我正沿着宝安公路往西北方向开——朋友小棠说,要去静安墓园看她外婆,想找个人陪。她坐在副驾上,手里攥着罐没开封的桂花藕粉,罐身印着“老上海风味”,是外婆生前最爱的牌子。

“去年第一次来的时候,我绕了半小时路。”小棠指尖摩挲着罐身,声音里带着点哑,“导航说‘宝安公路2638号’,可我跟着走,居然开到了旁边的草莓园。草莓藤爬满田埂,粉白的花挂在藤上,我蹲在路边哭,以为找不到外婆了。”

其实静安墓园的位置不算偏,就在嘉定区徐行镇的徐潘路旁,只是藏在一片水杉林后面。等导航提示“前方300米右转至徐潘路”时,我放慢车速,转过去就看见路边立着块青灰色石牌,上面刻着“静安墓园”四个烫金大字,石牌旁挤着个小便利店,玻璃上贴着“白菊十元一束”的红纸,红纸边角卷着,像被风揉过很多次。

便利店老板是个穿蓝布衫的阿姨,看见我们拿着藕粉,眼睛立刻弯成月牙:“又来给你外婆带这个呀?上次你问我路,我还说‘往水杉林里走’呢。”小棠点头,掏出钱买了束白菊,花瓣上沾着晨露,凉丝丝的。阿姨指了指石牌后面:“沿着这条路走到底,就是墓园大门,别走错——旁边那条是去养猪场的,闻得到味儿。”

静安墓园墓地地址-1

沿着徐潘路往里走,两边的香樟树把阳光剪得碎碎的,风里飘着水杉叶的苦香。小棠踩着树影走,说去年她就是在这条路上遇到个挑菜的阿婆。阿婆肩上挑着一筐青菜,菜叶子上挂着水珠,看见她哭,放下担子递了块手帕:“姑娘,找墓园吧?往前直走,那片树最密的地方就是。我家老头子也在里面,我每周来一次,闭着眼都能摸到门。”

走到墓园门口,我抬头看门牌——金属牌上刻着“宝安公路2638号”,字角有些氧化,泛着暗哑的光。门里的柏油路两旁种着冬青,冬青树后面是一排一排的墓碑,有的碑前摆着苹果,有的摆着玩具汽车,还有的摆着半杯没喝完的茶,茶渍在杯底结了层薄壳。

小棠抱着白菊往第三排走,脚步放得很轻,像怕吵醒谁。外婆的墓碑在第三排左边,碑上的照片里,外婆穿着藏青旗袍,嘴角带着笑,像在等小棠来。小棠把藕粉放在碑前,又把白菊插在石缝里,指尖轻轻碰了碰照片:“外婆,我找到路了,再也不会迷路了。”

静安墓园墓地地址-2

风突然大了些,吹得白菊摇晃,我看见远处的水杉林翻着绿浪,像谁在轻轻拍着肩膀。小棠蹲在碑前,说着最近的事儿:“我换了新工作,就在人民广场旁边,下班能路过你以前卖藕粉的摊子……”阳光穿过水杉叶,落在她发顶,发梢泛着金。

等我们往回走时,太阳已经升到头顶,便利店的阿姨在门口晒被子,被单上沾着桂香。她看见我们,挥了挥手:“下次来提前说,我给你留束新鲜的白菊——你外婆爱喝的藕粉,我这儿也有。”小棠笑着答应,手里攥着空藕粉罐,罐身的“老上海风味”在阳光下闪着光。

车开上宝安公路时,我回头看了眼墓园的方向,水杉林的顶端冒出来,像片绿色的云。小棠靠在副驾上,望着窗外,轻声说:“其实地址不是数字,是外婆留在人间的路标。我每次来找,都是沿着路标,往回忆里走一趟。”

风裹着桂香钻进车窗,我望着前方的路,突然明白——那些来找“静安墓园地址”的人,找的从来不是一串冰冷的门牌号。他们找的,是藏在水杉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