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前的风里总飘着桂香,小区门口的阿婆攥着叠好的黄纸问保安:“归山陵园怎么走啊?”保安指了指西边的路,可阿婆皱着眉——她要的不是模糊的方向,是能摸到碑石温度的具体坐标。其实很多人第一次找归山陵园时,心里都揣着这样的慌:怕错过那道青瓦门,怕找不到熟悉的名字,怕连句“我来了”都递不到亲人耳边。

归山陵园藏在城西南的云麓山北麓,像被山风轻轻揽着的一个“家”。顺着玉带路往山坳里走,过了第三座刻着莲花的石拱桥,就能看见那扇爬着青苔的青瓦门——门楣上的“归山”二字是老周写的,他从前是山下中学的语文老师,墨色里裹着二十年的风,倒比印刷体多了几分温凉。具体地址是XX市XX区云麓山路89号,离最近的地铁站是2号线“云麓站”,出站后往左手边转,找到312路公交站,坐四站到“归山陵园站”,下车就能看见门口的老槐树——树洞里塞着孩子们塞的小石子,像谁藏起来的秘密。

其实找归山陵园的路,藏在许多贴心的细节里。自驾的话直接搜“归山陵园”,导航会避开山脚下的施工路段;陵园门口有个免费的露天停车场,清明时会有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举着牌子引导,他们手里还攥着热姜茶,给冻得鼻尖发红的人递一杯。山脚下的便利店老板是个热心大姐,会提醒你“山上风大,香要选短柄的”,她的货架上摆着用报纸包好的菊花,比陵园里的便宜两块钱,却鲜得像刚从地里摘的。

归山陵园地址在哪里啊-1

归山陵园的“归”字,是守墓的老张告诉我的。他在这守了二十年,说从前这山脚下是个叫归山村的小庄子,后来建陵园时,村里老人说“就叫归山吧,走得再远,也要回家”。我有个朋友,母亲是归山村的姑娘,走后葬在这里。朋友说,第一次来的时候,她把母亲爱吃的橘子放在碑前,风突然吹过来,把她的头发吹到碑上的照片上,刚好盖住母亲眼角的细纹——就像母亲从前摸她头的样子。那天她没哭,因为她听见山风里有蝉鸣,像母亲从前在院子里摇蒲扇时的声音。

如果实在找不到,别着急。陵园的服务电话是XX-XXXXXXX,接线的小夏姑娘声音很软,会一步步告诉你:“出了地铁站,看见便利店就转弯,便利店门口有个蓝色的公交牌,312路是绿颜色的车,你盯着车牌就行。”她还会提醒你:“山上的台阶有点滑,穿运动鞋哦。”这些话不像导航里的机械音,倒像邻居家的妹妹在跟你说话。

归山陵园地址在哪里啊-2

其实啊,找归山陵园的路,从来不是一条陌生的路。它是你口袋里攥皱的地址条,是你手里捧着的鲜花,是你看见青瓦门时突然加快的脚步。它是牵挂的方向,是思念的坐标——哪怕绕点弯,哪怕多问几个人,只要最后能站在那方碑前,轻轻说一句“我来了”,风会把你的话带上去,吹过老槐树的枝桠,吹过碑上的照片,吹到你想找的人耳边。

归山陵园地址在哪里啊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