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风里裹着松柏的清苦,张阿姨攥着母亲的骨灰寄存证站在长青园入口,身后是刚挤上地铁的人群——上周她翻遍朋友圈也没找着准信:现在来这儿到底用不用预约?三年前第一次来,预约码要提前三天抢;去年听说政策变了,可具体怎么变,她心里没底。

其实答案很明确:当前长青园骨灰林已取消常态化预约,但重点时段(清明、冬至、中元节)仍需提前预约。负责园区运营的李经理说,这是2023年底调整的政策——非重点时段(比如平常的周末、工作日),家属凭身份证或骨灰寄存证就能直接进入;重点时段则需要通过“北京社会建设和民政”公众号预约,每人最多约3个名额,预约时要填姓名、联系方式和祭扫时段,现场需出示预约码和证件。

非重点时段的祭扫流程像串起的珍珠,简单却温暖。入口处刷证后,沿着主路走50米就是服务中心,要是找不着格位,拿寄存证给工作人员看,他们会立刻调出编号——“松鹤区3排12号”“长青区5排8号”,顺着指引牌走,总能找到那方熟悉的格子。园区里不让烧纸点香,建议带鲜花或绢花,服务中心还提供免费的湿巾和手套,方便家属擦拭格位。上周帮母亲祭扫的赵女士说:“我带了瓶母亲生前爱喝的茉莉花茶,倒在纸杯里放在格位前,工作人员没说不让,反而帮我找了个小碟子垫着,怕洒在地上。”

重点时段的秩序藏在细节里。去年清明来的陈女士回忆,她提前5天约了周六上午10点,到现场时“预约通道”直接扫码就能进,比前两年排队半小时快多了。园区还设了“临时休息区”,摆着塑料椅和饮水机,老人累了能坐会儿,小孩跑远了有工作人员帮忙看着。要是实在来不了,园区的“代祭扫”服务最贴心——提前一周打010-62591155,告诉工作人员要带的物品(比如女儿寄来的百合、手写的卡片),他们会帮忙摆好,还拍段15秒小视频发过去。帮女儿代祭扫的李师傅说:“视频里格位上的照片干干净净,旁边的万年青抽了新叶,我女儿在电话里哭着说,像她自己去了一样。”

现在长青园骨灰林还需预约吗-1

长青园的名字里藏着对生命的敬畏。门口的松柏种了20年,树干粗得要两人合抱;服务中心的墙上挂着市民的感谢信,有的说工作人员帮着找着了丢失的寄存证,有的说代祭扫的视频让远在国外的孩子安心。李经理说:“我们做的不是‘管理’,是帮家属和亲人‘好好见面’。”

离开时,张阿姨摸出手机给女儿发消息:“不用约,直接来就行。这儿的风里有你姥姥喜欢的松针味,格位前的万年青抽了新叶,像她在等我们。”风穿过松柏叶,吹得格位上的照片轻轻晃,仿佛有人在说:“来了?坐会儿吧。”

现在长青园骨灰林还需预约吗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