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末的静安墓园,樱花刚谢,细碎的瓣儿铺在青石板上,像撒了一层淡粉的霜。顺着步道往西北走,竹影渐密,转过一株老梅树,就看见了普渡园——青灰色的石墙顺着地势起伏,壁龛像一排半开的窗,嵌在墙里,每扇都留着一点空隙,像在等谁回来。

走近看,每扇壁龛的门楣都刻着细小的浮雕:有莲瓣舒展,有松枝盘曲,还有刻着小月亮的,像谁把夜晚的星光凿进了石头里。管理员王姐擦着壁龛上的浮尘,说这都是家属自己选的纹样,张阿姨选了菊,因为老伴生前爱种;小李选了锚,他爸是海员,一辈子漂在海上,现在想让他“靠岸”。打开一扇没锁的壁龛,里面放着个檀木盒,旁边摆着副缺了一颗子的围棋,盒盖上压着张泛黄的照片:两个老人坐在葡萄架下,手里举着刚摘的桃子,笑出满脸皱纹。王姐说这是老周和周阿姨,老周走时说要带围棋,万一碰到棋友能下两盘,这些小物件比鲜花还热闹,都是活过的证据。

静安墓园普渡园壁葬墓地-1

普渡园的“普渡”藏在每寸设计里:石墙刚到肩膀,祭扫不用弯腰太久;壁龛间留着一拳宽的缝,风能穿过去带竹香;墙根麦冬爬满石缝,把生硬填软。对比传统墓地的“排排坐”,这里的壁龛顺着地势高低错落,像村里的老房子。站在壁前能听见鸟鸣,看见远处水杉林,管理员会把桃子摘下来放在石台上,说给老人们尝鲜。陈阿姨提着竹篮来,里面有老伴的围棋子、桂花糕和枸杞茶,她坐在长椅上说,老伴嫌传统墓地挤,这里能看见竹影听见鸟叫,像还在客厅下棋,自己织毛衣。穿连帽衫的年轻人抱着钓鱼竿,说爸爸爱钓鱼,这里能看见水杉林像河边,放了橘子汽水和蚯蚓,让爸爸闻见泥味儿。

风穿过竹林吹得壁龛门轻晃,远处广播飘来老民歌。普渡园的壁龛不是容器,是逝者的“小房子”,装着围棋、钓鱼竿与没说完的话,生者常来塞新的春天与故事。静安的风里竹影晃,壁龛缝隙飘进梧桐叶——像谁塞了片秋天,告诉里面的人,今年的秋也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