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风裹着巷口青团铺的甜香钻进窗户时,我才忽然惊觉——清明近了。楼下张阿姨抱着刚买的艾草往家走,路过我家门槛时停住:“姑娘,去年你帮我查的金山陵园预约,今年是不是又要提前?”我笑着点头,想起去年她在陵园门口排半小时队的模样,今年的预约确实得早做打算。

说到金山陵园的清明预约,最关键的还是时间节点。今年陵园的预约通道从3月25日正式开启,一直到4月5日清明当天结束。每天的可预约时段是早8点到下午4点,但得看准“高峰日”和“平日”的区别:4月1日、2日、5日这三个周末是祭扫高峰,要提前3天预约;3月27日到31日的工作日相对宽松,提前1天就能约到。上周去陵园采访,工作人员说:“上周六刚开预约,周末的号半天就抢了三分之一,建议大家尽量避开9点到11点的高峰时段,选下午1点到3点人会少点。”像去年在门口着急转圈的王叔叔,今年早早就让儿子帮着约了4月2日下午的时段,说“这样既能避开人群,也能多陪老伴说说话”。

金山陵园清明预约时间-1

除了时间,预约的方式也得摸清楚。最方便的是线上操作——微信搜索“金山陵园”公众号,点底部“清明祭扫”菜单里的“预约通道”,跟着提示填信息就行:要写清楚扫墓人的身份证号(一人预约即可,同行人带好身份证)、想选的祭扫时间、同行人数(最多5人),最后留个能打通的手机号。要是不会用智能手机的老人,也能让子女代约,或者直接去陵园门口的便民服务中心现场预约——不过现场可能要排队,建议优先线上。预约成功后,手机会收到带二维码的短信,到时候凭着身份证和二维码就能进园,可别把短信删了;要是不小心删了,也能在公众号“我的预约”里找回。

预约好了,还有些细节要记牢。比如预约的时间得守时,晚15分钟以上就得重新约;进园要带身份证,配合测体温、扫场所码;陵园里不能烧纸钱、放鞭炮,建议用鲜花代替——门口的“鲜花兑换点”能用旧纸钱换雏菊花,既环保又省心。陵园今年加了不少便民措施:地铁10号线金山站有免费接驳车直达入口,停车场扩大了两倍,还有志愿者在门口帮着引导;要是带了重物,门口能借小推车,也有免费的饮用水供应。上周去踩点时,看到工作人员在布置临时休息区,说“怕老人累着,能坐下来歇口气”。

金山陵园清明预约时间-2

风里的纸鸢线越飘越高,巷口的艾草已经挂在了门楣上。张阿姨拿着我帮她打印的预约截图,翻出压在抽屉里的真丝围巾:“这是老伴生前给我买的,今年带着它去,让他看看我没变样。”我看着她把围巾叠得整整齐齐,忽然觉得——预约不是麻烦,是让想念更从容的方式。当我们带着提前准备好的安心走进陵园,那些藏在岁月里的思念,才能慢慢、好好地说给风听。巷口的青团香更浓了,陵园里的玉兰也快开了,带着预约好的时间,我们总能好好和想念的人,说一句:“我来了,你还好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