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桂香裹着点凉意在巷子里转圈圈,我攥着刚从巷口阿婆那买的两枝白菊,花瓣上的晨露蹭得指腹发潮——今天要去静安墓园看奶奶。路过小区传达室时,张叔举着保温杯喊我:“丫头,明天要去墓园的话,记得先约啊!上回我家小子周六没提前约,站在门口等了半小时,急得直挠头。
这话倒提醒了我,最近总有人问“静安墓园明天需要预约吗”。其实答案要分情况说。前几天我帮邻居王阿姨问过墓园管理处,工作人员说:工作日(周一到周五)人流量小,直接带身份证去就行,不用预约;但周末(周六、周日)尤其是上午9点到11点的高峰时段,必须提前1天预约——毕竟周末来祭扫的人多,墓园要控制人流,避免拥挤,也让大家能有个安静的环境。要是赶上清明、冬至这样的传统祭扫日,哪怕是工作日也得预约,而且要选具体的时间段,比如8:00-10:00、10:00-12:00,错峰出行更安心。
说到预约方式,其实很简单。打开“静安民政”微信公众号,点击底部菜单栏“墓园服务”里的“祭扫预约”,填写姓名、身份证号、联系方式,选好明天的日期和时间段,提交就完成了,一分钟都用不了。要是长辈不会用手机,直接打墓园的服务电话(021-5668XXXX),工作人员会帮忙登记;或者提前一天去墓园门口的服务台,现场预约第二天的号——不过周末的话,现场约可能会没号,还是线上提前约更稳妥。
除了预约,还有些小细节能让祭扫更顺畅。比如带好身份证,进门时需要刷证核验;口罩不用强制佩戴,但墓园里风大,戴个口罩既能挡点凉意,也能尊重其他祭扫的人;要是想给墓碑清洁,不用自己带工具,墓园门口的“便民服务箱”里有免费的湿巾和小刷子,拿了直接用,用完放回原位就行——上回我带了一大包纸巾,结果发现服务箱里的湿巾更软,擦墓碑的时候不会刮花,后悔没早知道。
其实啊,去墓园从来不是为了完成什么任务。我想起去年秋天,也是这样的桂香天,我没预约就冲去了,结果赶上周末高峰,站在墓园门口的梧桐树下,手里的菊花都快攥蔫了——不是怕等,是怕错过了跟奶奶“唠唠”的时间。后来好不容易进去,蹲在碑前,把菊花放在奶奶照片旁边,摸着碑上的纹路,忽然懂了:提前查预约、问清楚规则,不是麻烦,是让这份想念更“稳”。就像奶奶以前总说“出门前要把鞋带给系紧”,不是啰嗦,是怕你摔着。
昨天晚上,我坐在沙发上给奶奶写了张便签纸——“奶奶,明天我带桃酥来,你最爱的那种,甜而不腻”。写完我特意打开公众号,约了明天上午10点的号。今天出门前,妈妈喊我:“别忘了带伞,下午要下雨。”我笑着应:“早准备好了,预约也约好了。”
清晨的风里,桂香更浓了。我蹲在奶奶的碑前,把便签纸轻轻压在菊花下面,指尖碰了碰照片上奶奶的脸:“奶奶,我明天再来,已经约好号啦,不会再像去年那样站在门口等啦。”风掀起便签纸的角,又轻轻落下,像奶奶以前摸我头发的手。
其实说到底,“静安墓园明天需要预约吗”这个问题,答案藏在“用心”里——提前查一下、问一句,让想念更顺,让牵挂更稳。毕竟,那些藏在岁月里的想念,值得我们多花一点心思,多做一点准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