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末的八达岭陵园裹着松叶的清苦味,石阶上落着半黄的针叶,有人捧着白色菊花沿着小路往上走,也有人站在门口举着手机问保安:“没预约能进吗?”最近总有人问这个问题,答案是肯定的——现在去八达岭陵园需要预约,但真的没有想象中麻烦。
其实陵园推行预约制,说到底是为了让每一份牵挂都能有安静落地的空间。八达岭陵园面积不算小,但每到周末或清明、冬至,人流量能比平日多两倍。去年清明我陪同事去祭扫,没预约的话在门口排了40分钟队,后来陵园开始用预约分散人流,现在周末去也能沿着松径慢慢走,不用挤着往前挪。对常来的人来说,预约更像个“定心丸”:提前选好日期,到了直接刷码进,不用慌慌张张找工作人员确认。
说到预约流程,其实几步就能搞定。最方便的是微信公众号,搜“北京市八达岭陵园”,点底部“服务中心”里的“预约祭扫”,选好日期(分上午9-12点、下午1-4点两个时段)、填好人数(最多5人)和联系人信息,再上传身份证号(仅用于登记),提交后1分钟内会收到带预约码的短信。要是老人不会用手机,家属可以拿老人的身份证代办,或者打陵园电话010-69121334让工作人员帮忙登记——上周帮邻居张阿姨预约,她儿子在外地,我拿着她的身份证填信息,两分钟就搞定了,她攥着短信说“比去超市结账还简单”。
预约好之后,有几个细节得留意。首先要准时到,比如约了上午10点,最好提前10分钟到,迟到15分钟以上可能需要重新核对信息;其次别忘带身份证,入园时要刷证+扫预约码;还有人数别超,比如约了3人就别带5人来,陵园是按预约人数控流的,超员会影响其他人的体验。另外要记得文明祭扫——陵园里不让烧纸、放鞭炮,预约时会弹出提示,门口有免费的纸钱回收箱,换成鲜花或绢花更合适,毕竟松风里飘着花香,比烟味更让人安心。
还有些温馨提示想分享:能错峰就错峰,周一到周五人少,不用挤周末;要是临时有事取消,提前一天在公众号点“我的预约”取消就行,别占着名额;如果有特殊需求,比如需要轮椅或引导员,预约时可以在“备注”里写,陵园会提前准备——上周帮坐轮椅的李爷爷预约,备注后工作人员直接把轮椅推到门口接,省得家属抬着走台阶。
其实预约不是麻烦,是给彼此多一份安心。上周有个小伙子没预约就来,正好赶上周末人满,工作人员帮他现场加了号,但他还是说“早知道提前约,省得站门口急”。毕竟来这里的人,心里都装着牵挂,多一点准备,就少一点慌乱。
最后想说,不管是祭扫还是安葬,去八达岭陵园的人都是带着心意来的。预约不是门槛,是让这份心意能更从容地落地——你可以慢慢放一束花,慢慢说几句话,不用被人群推着走,不用急着赶时间。这样的预约,难道不是挺好的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