沿着潮白河岸边的林荫道往深处走,就能看到潮白陵园的入口——青灰色的门柱上爬着常春藤,门内是成片的侧柏和银杏,风一吹,树叶沙沙响,倒不像传统陵园那么肃穆,更像个藏在城市里的安静公园。很多来选墓的家庭都说,第一次来就觉得“这里很安心”,大概是因为园子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挨着水、连着绿,连空气里都带着潮白河的湿润。

潮白陵园的墓型不算多,但每一种都藏着对“归处”的理解。最受欢迎的是生态墓,分树葬、花葬和草坪葬三种——树葬是在松树下挖个小穴,埋了骨灰后种上一棵小松树,墓碑是刻着名字的浅灰色石牌,藏在松针堆里,远远看过去,只有松树在风里摇晃;花葬区更鲜活,周围种满月季、菊花和波斯菊,春天开粉花,秋天开黄花,墓碑是嵌在花池边的铜牌,像给花留了个“邻居”;草坪葬最简约,把墓碑平嵌在绿油油的草坪里,只有蹲下来才能看清刻字,风一吹,草叶盖过碑边,倒像逝者在和你“躲猫猫”。这些生态墓的价格在3万到8万之间,预算有限又想贴近自然的家庭几乎都会选它,毕竟“把亲人交给树、交给花,总比放在冷石头里强”。

潮白陵园价格大全表-1

如果更在意“家族感”,传统立碑墓会更合心意。潮白的传统墓用的是山东崂山的花岗岩,碑身厚实,刻字用的是金漆,不会轻易掉色。有的家庭会加个小小的石桌,刻上“福”字,用来放逝者爱吃的点心;有的会在碑边雕个小狮子,说是“镇宅”。这种墓的价格从8万到15万不等,位置是关键——靠近潮白河景观带的“河景墓”会贵3万左右,但站在碑前能看见河面上的白鹭,有的家属说“像看见他以前在河边散步的样子”;而侧柏区的传统墓更安静,价格也更实在,8万就能拿下,适合喜欢“不热闹”的家庭。

还有些家庭会选艺术墓,这是潮白陵园里最“有故事”的数据。有个老师的家属把墓碑做成了翻开的书本,封面上刻着“桃李满天下”,内页是老师生前写的教案片段;有个爱拉小提琴的阿姨,墓碑上雕了一把小提琴,琴弦是用铜丝做的,阳光一照,泛着金光;最让人印象深的是个渔民的家庭,墓碑是一艘小渔船,船身刻着“潮白河19号”——那是老人以前打渔的船号,船舷边还雕了几条小鱼,像要跳进河里似的。艺术墓的数据没个准儿,从15万到30万都有,全看设计和材质,但家属都说“值”——因为每一次祭扫,都像在和逝者“聊过去的事”。

其实潮白陵园的价格从来不是“一口价”,背后藏着很多“小细节”。比如面积,传统墓的数据从0.8平米到1.2平米不等,每多0.1平米,价格就涨1万;比如材质,汉白玉墓碑比花岗岩贵2万,因为汉白玉更细腻,刻字更清晰;还有服务,选“终身维护”的家庭每年要多交500块,但工作人员会定期帮着擦墓碑、剪草清明的时候还会帮着摆花。园里的工作人员说:“我们卖的不是一块地,是‘让亲人安心的地方’,所以每一笔价格都要让家属觉得‘花得值’。”

选墓的时候,很多家属会犯难:到底选贵的还是选对的?潮白陵园的老员工有个建议:“先想想逝者的喜好。他爱钓鱼,就选靠近河边的生态墓;她爱花,就选花葬区;他是老师,艺术墓做成书本肯定高兴。”有次一个阿姨拿不定主意,工作人员陪她坐了半小时,听她讲老伴儿的事——“他以前每天早上去潮白河钓鱼,中午带条鱼回来给我做汤”“他说老了以后要住在河边听水声”,最后阿姨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