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末陪林姐去福田公墓,刚进大门就被两排玉兰撞了满怀——满树白瓣儿像堆了雪,风一吹,飘得肩膀上都是。林姐站在树底下仰着头看了半天,突然说:“就选这儿吧。”她摸了摸树干上的纪念牌,上面刻着“先夫王建国之位”,小字是“玉兰树下,岁岁春归”。这是我第一次认真打量福田的树葬——原来死亡可以不是冰冷的石碑,是一棵正在生长的树,是每年都会回来的春天。

福田的树葬区分得很细,像给不同的人准备了不同的“归处”。最外侧是松柏区,算基础款,价格在3万到5万之间。树是清一色的侧柏或油松,笔挺得像穿绿军装的哨兵,每棵树底下藏着个0.3平方米的地宫,骨灰盒埋在土壤里,上面铺着草皮,再种一棵小树苗。管理员小张指着一棵刚抽新芽的侧柏说:“这棵是去年张阿姨给老伴选的,张叔叔生前是退伍军人,说‘松柏像战友,站得稳’。现在张阿姨每周来,给树浇点水,跟树说说话,像跟老伴唠家常。”

往里面走几步,是林姐最爱的玉兰区,价格要贵些,6万到8万。这里的树都是树龄十年以上的成型玉兰,每年四月准开得满树繁华。旁边一位穿藏青外套的阿姨正在签合同,她摸着一棵玉兰的树干说:“我和老伴结婚时,就在玉兰花下拍的照。他走得早,我选这儿,等我走了,就能和他一起守着这棵树。”小张补充:“玉兰区的树都是福田特意保留的‘景观树’,不会随便移栽,每年开花时,我们会给家属发照片,说‘您的玉兰开了’。”

最深处是银杏区,价格7万到9万,树是从园区里几棵清朝古银杏上嫁接的“子孙树”。秋天的时候,叶子金黄金黄的,像撒了一地金箔。选这儿的人大多图“长寿”的寓意——有个小伙子给爷爷选了银杏区,他爷爷是老教师,生前总把银杏叶当书签。现在小伙子每次来,都带本爷爷的旧书,坐在树底下读两段,风把书页吹得哗哗响,像爷爷在回应。

福田公墓树葬几个价格-1

其实很多人问,树葬的价格值不值?小张说,得看“买的是什么”——传统墓穴是“石头做的盒子”,树葬是“活的纪念”。福田的树葬包含终身基础服务:定期修枝、浇水、防治病虫害,清明前会提醒家属“该浇花了”,还能定制刻着逝者遗言的纪念牌。林姐就想刻“林梅香,爱花的人,变成了花的根”。更重要的是,福田在西二环边,交通方便,子孙不用跑远路就能“看”到亲人——这对很多住城里的家庭来说,是很实在的优势。

还有人担心树葬是不是“临时的”,小张笑着摇头:“福田是百年老园,产权和国家公墓一致,只要公墓在,树就一直在。”他指着一棵老玉兰说:“这棵树底下埋着1998年去世的李奶奶,她孙子现在都上大学了,每年清明来,抱着树哭一会儿,再给树浇点水,说‘奶奶,我考上你当年的大学了’。”

离开时,林姐捡了片玉兰花瓣放在手心里。风一吹,花瓣飘到旁边的纪念牌上——那上面刻着“王淑兰,1943-2021,爱玉兰,更爱你”。林姐说:“等我走了,希望我的纪念牌旁边,能有片玉兰花瓣。”夕阳把玉兰的影子拉得很长,覆盖在树底下的草皮上,像给每一个沉睡的人盖了床温柔的被子。风里飘着玉兰的香,好像在说:“没关系,我会记得你。”

其实关于树葬的价格,从来不是数字的问题,是“想变成什么样的存在”。有人选松柏,因为想做“永远的哨兵”;有人选玉兰,因为想做“每年回来的春天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