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末的清晨,长青园骨灰林园的侧柏还凝着薄露,有家属抱着素菊站在入口处翻手机——上周没预约就来,被拦在门外的经历还记着。如今北京多数陵园都实行预约制,长青园作为市区内知名的骨灰林园,预约流程虽不复杂,却藏着不少能让你少跑一趟的小细节。
先说说为什么一定要预约。长青园占地不小,但为了保持园区的安静和秩序,每天会限制入园人数,尤其是周末或清明、冬至这样的节点,没预约基本进不去。我上个月陪邻居张阿姨去,她本来想着"早去半小时总能进",结果8点到门口,已经排了二十多个人,都是没预约的。工作人员解释,当天的预约号早在三天前就满了——现在家属越来越重视错峰祭扫,提前预约成了默认的规矩。
预约的方式其实很"接地气",大部分人用微信公众号就够了。打开微信搜"北京长青园骨灰林园",点进公众号后找"预约祭扫"入口,跟着提示填信息:逝者姓名、寄存证编号、预约人身份证号、联系电话,再选日期和时段——建议选上午9点前或下午2点后,这两个时段人少,园区里的风都更静。如果是第一次来,别忘了提前准备好亲属关系证明,比如户口本或结婚证照片,上传的时候要清晰。要是不会用手机,也能打陵园的预约电话,工作日9点到17点有人接,接线员会帮你登记,记得把电话记好:010-6738XXXX(怕记错可以存手机里)。
还有几个容易忽略的小细节要提醒。比如预约成功后会收到短信,别删——进门的时候要扫短信里的二维码;要是临时有事改时间,得提前24小时在公众号里取消,不然爽约两次,下次再预约会受限。园区里不能烧纸、放鞭炮,要是想带些逝者生前爱吃的点心,记得用环保包装;有轮椅需求的家属,可以提前在预约时备注,门口会有工作人员帮忙推轮椅到墓碑前。
其实走完一遍流程你会发现,预约不是"麻烦",是给彼此留一份从容。上周我去的时候,碰到一对年轻夫妻,他们提前三天预约了清晨的时段,抱着刚满周岁的孩子站在父亲的林位前,丈夫轻声说"爸,您看孙子会笑了",风把孩子的小外套吹起来,旁边的侧柏沙沙响,像在回应。长青园的树都是种了二十多年的,每棵树底下都藏着故事,而预约,不过是让每个故事都能在安静里讲完。
最后再啰嗦一句:要是有不确定的地方,直接打园区电话问,别不好意思——工作人员见多了各种情况,比你想的更有耐心。毕竟,这里是承载思念的地方,每一步流程的背后,都是想让你的思念更顺一点,更暖一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