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陪朋友小琳去通州看墓地,车刚拐进天堂公墓的入口,她就攥着手机屏凑近我:"你看,我早上查的均价,怎么比去年同事说的贵了小十万?"风里飘着桂香,陵园的主干道两边种着两排银杏树,叶子刚泛出浅黄,倒不像想象中那么清冷。

销售小陈是个说话慢的姑娘,领着我们往里面走时,先指了指路边的生态葬区:"其实不是所有墓位都贵,像那边的树葬,3万多就能办下来,就是位置在松林边缘,没有立碑,只有一块刻名字的铜牌嵌在树底下。"顺着她的手看过去,几棵松树下掩着小小的铜牌,旁边的草叶上还沾着晨露——这让我想起小区里常坐长椅上晒太阳的张阿姨,她上次说"以后我要葬在树底下,省得占地方"。

往陵园深处走,景观忽然密起来:人工湖边的汉白玉栏杆映着蓝天,岸边的垂柳垂到水面,几个墓位就藏在柳树后面,碑身是米白色的大理石,旁边摆着家属送的陶瓷小花瓶。"这区是去年刚开的'湖景园',18万起。"小陈蹲下来摸了摸碑前的青石板,"上个月有位叔叔来选,说老伴生前爱跳广场舞,总嫌家里阳台小,'这里能看见湖,风过来的时候,像她当年穿裙子转圈的样子'。"旁边刚好有位阿姨在擦碑,听见这话抬头笑:"我家老头选的就是这儿,去年扫墓时我带了他爱吃的桃酥,放在石台上,风把包装纸吹起来,刚好落在湖边的草里——像他以前跟我闹着玩,把我围巾藏在沙发缝里。"

北京天堂公墓价格贵吗-1

我们停在一片松树林边,小陈指着林子里的小土丘说:"这是最便宜的生态葬区,3万2起,没有碑,只有一棵树的编号,每年清明陵园会帮着浇浇水。"话音刚落,迎面过来一对小夫妻,女孩抱着一束白菊,男孩手里拎着个小铁铲。"我们选的树葬。"女孩擦了擦眼角,"我妈生前总说'别给我买贵的碑,不如种棵树,以后我就是树,能跟着你们长大'。"她蹲下来把花放在树坑里,泥土上还留着新翻的痕迹,松针落在她发顶,倒像妈妈的手轻轻抚过。

转到主景区时,刚好碰到一位穿藏青色外套的阿姨,正跟小陈讲价:"能不能再便宜点?这碑的刻字费要两千?"小陈翻开价目表给她看:"阿姨您看,这字是用激光雕的,深度比普通刻字深两倍,以后不会被雨水冲模糊;而且碑前的小花坛,我们会帮着种月季,每年春天会派师傅修剪——这些都是包含在费用里的。"阿姨凑过去摸了摸碑身的纹路,忽然软下来:"我儿子说这里贵,但我看这树长得密,以后扫墓不用晒着,我家老头子最怕热......"风掀起她的外套衣角,旁边的银杏叶飘落在碑前的石台上,像一片小小的书签。

离开陵园时,小琳摸着口袋里的户型图沉默了会儿,忽然说:"刚才那个选树葬的女孩,说她妈是小学老师,以前总带学生去植树——原来所谓的'贵',有时候是给生者的一份安慰。"太阳快落山了,陵园的路灯次第亮起来,照在每一块碑前的小花上:有塑料的勿忘我,有新鲜的非洲菊,还有用玻璃瓶装着的干花。小陈站在门口跟我们挥手,身后的牌子上写着"让每一位亲人,都有个有温度的归处"。

其实那天我忽然明白,问"天堂公墓贵吗",就像问"一杯热奶茶贵吗"——对刚下班的人来说,15块的奶茶是解乏的甜;对预算有限的学生来说,3块的矿泉水更实在。而生死之间的选择,从来不是简单的价格对比:有人愿意为"能听见水声"的位置买单,有人更在意"不会被晒着"的树荫,有人选树葬是因为"妈妈喜欢种树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