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前陪舅舅去八达岭人民公墓园祭扫,终于亲身坐了一次传说中的直达班车。想起去年的麻烦——转三趟公交、挤地铁拎着花圈累得直不起腰,这次的体验简直像换了个世界。

早7点整,班车准时从安定门地铁站A口出发。司机王师傅操着北京口音的热乎劲儿跟大家打招呼:“今儿走京藏高速,一个半小时准到,有需要您喊我。”车里空调温度刚好,每个座位都铺了浅灰色小靠垫,扶手上还放着免费矿泉水,瓶身贴着手写的“请您慢用”,看得人心里软软的。车窗外掠过京藏高速旁的桃花林,粉白的花瓣飘进风里,连原本沉重的心情都轻了些。

北京八达岭人民公墓园陵园班车-1

到陵园时刚过8点半,王师傅先跳下车扶人。看见拄拐杖的老奶奶,他立刻搀住:“阿姨慢着,台阶高。”舅舅拎着花圈,师傅赶紧过来帮忙:“我帮您拿,您扶栏杆走稳。”进园后还指着指示牌提醒:“祭扫区在东边,找不着位置问工作人员。”旁边一位穿藏青外套的阿姨搭话:“我住方庄,以前转三趟公交累得胸闷,现在每周坐班车来,能多陪老头说说话。”

返程时车上静了些,有人靠在座位上打盹。舅舅望着窗外轻声说:“你舅妈以前总怕我来回跑累,现在有这班车,我能多来看看她。”我摸着座位上的小靠垫,忽然懂了这班车的意义——它不是冰冷的交通工具,是把思念熬成了热乎的粥。王师傅的每一次搀扶、每一句提醒,都是藏在细节里的关怀,让生者的牵挂,能更从容地抵达逝者身边。

北京八达岭人民公墓园陵园班车-2

下午3点回到安定门,舅舅跟王师傅挥手:“下回还坐你车。”师傅笑着应:“成,提前打电话留位置。”望着班车远去的背影,风里飘来松柏的清香。原来最贴心的服务,从来不是华丽的口号,是准时的发车、扶人的手、递水的温度,是把“让家属少点累”的心意,揉进每一个细节里。这趟班车,载的是思念,送的是安心,连陵园的松柏都跟着暖了起来。

北京八达岭人民公墓园陵园班车-3